合并報表的五步準備
合并報表是全面報告企業集團信息的載體,反映了企業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它的合理編譯,甚至編譯前的事務設計,都有很多技巧。 《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現了許多新概念以及財務報表格式和內容的變化,特別是在編制和披露合并財務報表方面。因此,學習如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非常重要。現在,教您五個準備合并財務報表的步驟。
第一步:確定合并報表的范圍(控制原則),并根據成立子公司的原因對其進行分類。常見類別為:
1.通過業務合并獲得的子公司;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多個單獨的公司合并以形成報告實體的交易或事件。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1]。
通過合并,合并前的多個公司的財產成為一個公司的財產,多個法人成為一個法人。企業合并是資本集中以及市場集中的基本形式。在日本和歐美國家,公司合并被認為是合理的,只要它們不會造成壟斷濫用,甚至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勵。但是,可能導致壟斷的公司合并將受到反壟斷政策的干擾。
2.投資并成立子公司;
對外投資包括設立子公司,但不僅限于設立子公司,還包括購買股票,債券,參股其他公司和其他形式。
3.通過行政轉讓獲得的子公司
第2步:在合并前調整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如有必要,僅進行調整)。
1.會計政策調整:
根據母公司的會計政策調整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
2.財務期調整:
根據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日期和會計期間調整子公司的報表。
3.子公司財務報表的會計幣種與母公司不一致。
在準備合并報表時,子公司的外幣報表需要轉換并調整為與母公司的會計貨幣相同的報表。
4.公允價值調整:
對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的可辨認資產,負債和或有負債,以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在編制該子公司時調整其分錄來編制子公司。合并報表。個別財務報表反映根據當期資產負債表日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確定的可辨認資產,負債和或有負債的金額。實際中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異的常見調整條目:
借款:無形資產
固定資產
貸款:資本儲備
借:管理費
貸款:累計折舊
累計攤銷
第三步:檢查母子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和往來,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調整,為編制合并抵銷分錄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4步:準備合并的工作文件。
1.將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傳遞到合并工作表中以進行數據匯總(合并的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通常基于合并后的資產負債表練習和合并損益表的分析和填寫,如此簡單)。
2.在組合的工作表中準備調整項和偏移項。
(1)用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抵消了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收入抵消了子公司的利潤分配;
(2)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以及各級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涉及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項目和內部交易余額被抵消;
(3)在合并財務報表級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步驟5:計算合并財務報表中每個項目的總金額,然后填寫向外界報告的合并財務報表(實際上,它是通過EXCEL公式自動計算的)。確定另一方是否包含在合并報表的范圍內
1.合并報表的范圍是在控制的基礎上確定的。
2.控制是指投資者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可以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具有使用被投資方的權力來影響回報金額的能力。
(1)沒有股權關系,只要它控制另一方,它就也應包括在合并報表的范圍內(例如某些委托的業務)。
(2)如果母公司是投資實體,并且沒有子公司為其投資活動提供相關服務,則其不應編制合并報表。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