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購成本一般包括材料買價、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等,結轉采購成本時,應設置材料采購科目核算,相關會計分錄該怎么做?
結轉采購成本的會計分錄
采購驗收入庫前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
發出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等(計劃成本)
貸:原材料
結轉發出材料
如果是超支成本差異率:
借:生產成本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是節約成本差異率:
借:材料成本差異
貸:生產成本等
材料成本差異、生產成本是什么?
材料成本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間的差額。實際成本大于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于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的質量。
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表示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表示超支。材料成本差異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表示節約。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在材料日常收發按計劃價格計價時,需要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價格成本的超支額,貸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小于計劃價格成本的節約額。發出耗用材料所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從本科目的貸方轉人各有關生產費用科目;超支額用藍字結轉,節約額用紅字結轉。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材料采購成本包括哪些?
材料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物資從采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日屬于采購成本的費用。具體如下:
1、材料的買價:購買材料,結算價款即買價。
2、采購費用:支付各種材料采購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以及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