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人類最早的生產活動,即從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獲得物質資料,包括農業、林業、牧業、水產養殖和采礦業。這些行業的產值通常被稱為“第一產業總產值”(GVA)。
第一產業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它包括土地開發、農作物栽培、水庫建設、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房屋修建以及農用機械的引進使用等。近年來,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逐步得到改革,農村地區也日益成為工廠、信息加工中心。
盡管如此,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仍然依賴第一產業的產出來養活大部分人口。例如,盡管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之一,但其總人口中仍有大量勞動力依靠農業生產來獲得生存所需。此外,由于傳統農業部門依然是全球大多數國家就業機會首選行業領域之一,因此對該部門的發展也高度重視。
第一產業的產值
第一產業產值是指從自然界中獲取的原材料,如農作物、煤炭、天然氣、石油和金屬等。這些原材料通常要經過加工或者其他處理才能轉化為可使用的產品。例如,農作物要經過割裁、曬干、清理、檢驗等步驟后才能成為食物;煤炭要在采礦、運輸、加工和燒制過程中才能轉化為可使用的能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我國第一產業總產值(GDP)為15.42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GDP總額的7.3%。而2010年,這一數字是12.27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總額的10.4%。可以看出,我國第一產業的相對地位在不斷下降。
但是,盡管相對地位在不斷下降,但我國仍然依賴第一產業的資源。目前,我國人口超過13億,而農田面積只有1.4億公頃(合2.1億英畝)。也就是說,人均農田面積只有0.11公頃(合0.17英畝)。農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9.6%,耕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6%。
第一產業的作用
第一產業產值是指從自然界中獲取的物質資料,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和采礦業。這些產業都是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資料,而不經過人工加工,所以稱之為“原始產業”。
第一產業的作用很重要,它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存和發展。農業是人類最早的產業,人類文明的開始就是從農耕文明開始的。目前,我國70%的人口仍然以農村地區為家,靠農業生存。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將進入“三農”危機時代。處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我國對農民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但要能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尤其是在面對國際食品危機時代來臨時如何應對);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如何保障農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說,尊重農民、尊重農村、保障農民利益就是我們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