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固定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資產中固定資產所占的比例。
算法:
固定資產負債率=(總資產-流動資產)/總資產×100%
其中,總資產=固定資產+流動資產
利用固定資產負債率可以分析企業的杠桿水平,也就是說可以看出企業采用多少借來的錢來投資固定資產。通常來說,企業采用的杠桿水平不能過高,如果過高就意味著企業面臨著債務風險大的問題。此外,固定資產壽命一般都比流動資產要長,如果企業采用的借來的錢進行固定資產投資,而出現違約風險時,將影響企業長遠的發展。
要想使用固定資產負債率來分析一個企業,通常需要對比同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水平。如果一個企業采用的杠桿水平明顯低于同行業其他企業,則說明該企業風險相對較低。反之則意味著該企業風險相對較高。此外,還可以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來看出一個企業采用的杠桿水平是否在逐步上升。如果上升得很快,則可能意味著該企業風險也在上升。
計算公式及固定資產負債率的意義
固定資產負債率是企業所持有固定資產相對于企業的負債總額的比例。通常來講,企業所持有的固定資產越多,固定資產負債率就會相應變高。
企業固定資產負債率的管理
固定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反映企業有多少是用于抵押貸款的,以及其償還能力。對于利用固定資產貸款的企業來說,固定資產負債率還可以作為衡量其風險水平的一個指標。
企業固定資產負債率的管理一般有三個方面:
通過對上述三個方面的有效管理,可以使企業的固定資產負債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