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會計科目是什么樣的:
資產科目:增加借方,減少貸方
負債:增加貸方,減少借方。
所有者權益科目:增加貸方,減少借方。
成本科目:增加借方,減少貸方
損益賬戶:損失類增加,借方減少,貸方貸方將增加到收益類,同時借方減少。
舉個例子:現金解存銀行100元,庫存現金和銀行賬戶屬于同一資產類別,銀行賬戶是增加借方,庫存現金賬戶是減少貸方如果銀行提取現金,10元就和分錄相反
首先,你要知道會計的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每個會計要素下還有常用的會計科目。
第二,要明白,借了就要借,借了就要對等。
一般情況下,資產科目的期初余額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在貸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是期初余額,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收入類似于負債,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但沒有期初數。
成本類似于資產。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沒有期初數。
利潤是收入-成本。
明白這個原理后,給你一個經濟業務,你就能很快知道怎么寫分錄了。
資產賬戶的借方增加,而貸方賬戶的借方減少。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借方減少,而貸方增加。損益類科目中,收益類科目借方減少,貸方類增加,支出類科目增加,貸方類減少。
直觀理解法:看報告。就資產負債表而言,如果一項資產被借記,它在貸記,必須是負債或所有者權益,在貸記必須同時是資產。否則無論如何語句都不會是平的。從數學上來說,如果我們以0為平衡點,那么左邊一定有1,右邊一定有1,這樣就會是偶數,或者左邊也是這樣,一個是1,一個是負1,這樣加起來就是0,就OK了。體現在科目上,以借款為例,收到100萬元,從資產科目的銀行存款中借記100萬元(資產增加記為借款),同時在負債科目得到貸記短期借款100萬元(負債增加記為貸方),完成了一筆分錄。
1.會計借貸法中的符號。無論什么行業,核算方法、原則、規則都是一樣的。只要掌握了《貸款法》的規則,其他的問題都明白了。
2.從借貸方式的賬戶結構來看。
借貸賬戶的基本結構是:左邊是借方,右邊是貸方,但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取決于賬戶反映的經濟決定。可以分為四類:
(1)資產賬戶:期末,將增加額記入借方,減少額記入貸方,余額記入借方。
(2)權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如果期末還有結余,那將是在貸方
(3)成本費用賬戶:增加的金額借記,減少或核銷的金額借記貸方一般情況下,費用結轉后無余額。如果有余額,就記入借方。
(4)收益及利潤科目:增加記貸方,減少或核銷記借方,結轉收益及利潤后,期末不應有余額。
3、從借貸法的規則來看
借貸法的規則是“有借必有貸,貸必等額。”
4.從借貸法試算平衡表來看。
根據這一原則和規則的要求,每一項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等于借貸,所以當所有經濟記入賬戶時,所有賬戶的當期借方發生額總和與當期貸方發生額總和必須相等;期末所有賬戶的借方余額總和必須等于期末貸方總額。
以現金和銀行存款為標準,貸款就是資金的流出。比如:
(1)購買辦公用品時,資金流出:管理費用-辦公費用貸:現金。
(2)銷售產品時,借入資金流入:現金/銀行存款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擴展數據:
會計分錄又稱“會計公式”。簡稱分錄。根據復式記賬原則的要求,它列出了每一筆經濟交易雙方相應的賬戶和金額的記錄。在賬戶登記前,通過會計憑證編制會計分錄,可以清晰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分類,有利于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性,便于事后檢查。每個會計分錄主要包括會計符號、相關賬戶名稱和金額。會計分錄可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又稱“單一分錄"”,是指一個賬戶的借方對應的會計分錄,另一個賬戶的貸方。復合分錄又稱“多重分錄"是指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幾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或者一個賬戶的貸方和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為了保證賬目的正確、清晰對應,便于理解經濟業務,分錄,作為會計人員,必須嚴格掌握一貸多貸或一貸多貸的基本原則,不允許借多貸。
會計分錄法
層析法
色譜法是指把事物的發展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和層次,循序漸進,最后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用色譜法講授會計分錄直觀明了,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步驟如下:
1.列出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
2.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和負債。
3.各會計科目的金額變化。
4.根據步驟2和3,結合各個賬戶的借款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增加或減少),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貸款必須相等的原則,編制會計分錄
這種方法對于學生準確了解會計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更適合于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商業鏈方法
所謂業務鏈法,是指按照會計業務的先后順序形成一個連續的業務鏈,會計分錄的編制是基于業務前后會計分錄之間的一種連接關系。
這種方法對于連續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對于容易出錯的方向。
規則方法
所謂規則法,是指利用“有貸必有貸,貸必相等”的規則來編制會計分錄
參考:搜狗百科全書:會計分錄
1.資產科目:增加借方,減少貸方
2.負債:增加貸方,減少借方。
3.所有者權益科目:增加貸方,減少借方。
4.成本科目:增加借方,減少貸方
5.損益賬戶:損失類增加,借方減少,貸方貸方將增加到收益類,同時借方減少。
擴展數據
借用貸方是一個術語。把財產存入銀行叫“借”,借給銀行叫“貸方”。
國外常說的借記卡是銀行卡,信用卡是信用卡。這里指的是銀行和財務公司所說的。你的銀行卡之所以叫債卡,是因為你把錢存入銀行,銀行“用信用卡向貸方"借款,你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款,這叫“貸方”,所以叫信用。
參考:搜狗百科——借用貸方
借方和貸方是根據賬戶的性質來區分的,如下:在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借方在左邊,貸方在右邊,但借方和貸方反映的是會計要素數量的增減,并不固定。
不同性質的賬戶在貸方,有不同的登記方式,各種賬戶的結構解釋如下。(1)資產賬戶的結構在資產賬戶中。它的借方記錄了資產的增加,貸方記錄了資產的減少。
在同一會計期間(年、月),借方記錄的總額稱為本期借方發生額,貸方記錄的總額稱為本期貸方發生額。在每個會計期末,貸方發生的金額將被比較,差異被稱為期末余額。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
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期末余額(借方)=期初余額10本期借方發生額-貸方本期發生額(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結構正好與資產類賬戶相反,其貸方記錄的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借方記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期末余額一般應在貸方負債賬戶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期末余額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期末余額(貸方)=期初余額:貸方本期發生額-借方本期發生額(三)成本賬戶的結構與資產賬戶基本相同,賬戶的借方記錄成本的增加。賬戶的貸方記錄費用成本轉入抵銷收益賬戶的金額(減少)。由于借款人記錄的費用成本的增加通常通過貸方,轉賬,該賬戶通常沒有余額。
如果有余額,也顯示為借方余額。(四)收益賬戶的結構收益賬戶的結構與負債賬戶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結構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記入該科目的貸方,收入的轉出(減少)應記入該科目的借方。因為在貸方記錄的收入增加一般是通過借方轉出的,所以該賬戶通常沒有期末余額。
如果有余額,它也顯示為貸方余額。會計: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的經濟管理活動。它運用特殊的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準確的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和調節。可以說,會計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