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日常經營生產過程中,固定資產毀損是很正常的現象,針對毀損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也是比較重要的,那么,毀損固定資產會計分錄怎么做?如果大家對此也存在疑問的,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小編已經把相關的內容記錄在下文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1、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凈值)
貸:固定資產(原值)
2、支付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出售收入、殘料和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款處理
借:銀行存款/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于處置狀態;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1、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2、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3、企業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為體現一貫性原則,在一年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舊方法中,當已提月份不小于預計使用月份時,將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期不提折舊,當期減少的要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采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介紹
1、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一只與三個參數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于預計月份時)”無關。
2、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
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參數相關。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