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用
今天,我們開始進行具體的合并和抵銷。一開始,我們以最簡單的新成立子公司的合并抵銷為主題,在實踐中進行連續抵銷。
掌握和掌握了這種情況之后,再去處理其他的合并,就不會覺得無所適從了。
02
說明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2020年5月,A公司新設子公司B,持股比例100萬元,出資100萬元。
2020年6-12月子公司B凈利潤40萬元,按10提取盈余公積4萬元,分紅10萬元。
假設我們準備編制2020年末(基準日選定)的合并報表。當我們對A公司、B公司以及A公司和B公司進行了試算后,我們將在合并試算中作如下抵銷分錄:
條目1:
借方:實收資本100。
盈余公積4
投資收益10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100
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4
利潤分配-應付股利10
采用上述合并抵銷分錄,我們將抵銷股權及相關利得和損失。這次合并將會完成。
至2021年末,若A至B的權益無變化,同時子公司計提盈余公積6萬元,2021年分紅15萬元。則連續合并抵銷的分錄應為:
條目2:
借方:實收資本100。
盈余準備金10
投資收益15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100
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6
利潤分配-應付股利15
年初未分配利潤4(10 4-10)
就這樣,每年都滾下來。大多數人可以處理這樣的調整條目。
03
有幾股。
實際上,大多數合并都有少量股份。要知道,一個公司的權益必須是“多數股”和“少數股”共享的。
所以多數股權少數股權=公司凈資產,這是一個身份。但是否按持股比例享有多數股和少數股,并不確定。
我們將在上面的例子中增加一個少數股權比例:
2020年5月,A公司新設子公司B,持股比例80萬元,出資80萬元。合伙人C公司持股20萬股,出資20萬元。
2020年6-12月子公司B凈利潤40萬元,按10提取盈余公積4萬元,分紅10萬元(按持股比例分配)。
同樣,2020年做合并報表時,我們也需要做和之前一樣的準備工作,即準備合并試算,然后在合并試算中填寫合并抵銷分錄:
條目3:
借方:實收資本100。
盈余公積4
投資收益8
少數股東損益8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80
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4
利潤分配-應付股利10
少數股東權益26((100 40-10)*20)
到2021年末,如果A對B的權益沒有發生變化,同時子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60萬元,盈余公積為6萬元,分紅15萬元。則連續合并抵銷的分錄應為:
條目4:
借方:實收資本100。
盈余準備金10
投資收益12
少數股東損益12
年初未分配利潤2(8 8-4-10)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80
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6
利潤分配-應付股利15
少數股東權益35((130 60-15)*20)
如果股權比例不變,那么就會一直滾下去。少數股份的合并相對稍微復雜一些。下面我們也總結一些數字。
04
總結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上面的例子很直白,所以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類似的案例。但由于直接編譯,可能會有一些不嚴謹的地方,大家用簡化的思路來看就好了。
條目1和條目2比較簡單,就不展開了。
在條目3中:
投資收益=10萬* 80=8萬元
少數股東損益=40萬* 200=8萬元(凈利潤*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權益=(100 40-10) * 20=26萬元(期末凈資產*持股比例)
在條目4中:
小股東的損益和小股東的權益是一樣的。
我們直接看“年初未分配利潤”:
年初未分配利潤=8 8-4-10=2萬元。
實際上等于以前年度分錄中賬戶數字的“加減減”,會影響未分配利潤額。
上述合并不是第一步調整為權益法,第二步抵銷,而是直接抵銷。相對來說,流程簡單方便,但是會比現有的稍微難理解一點。
下面我們繼續和你聊。如果被收購單位不是新成立的,而是通過不同控制下的合并取得的,在今天的抵銷分錄中應該如何考慮?
最后,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合并系列文章:
教你如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這個編制合并報表的原則你一定要清楚!
在編制合并報表之前,這兩點往往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