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收到的股利,在不同情況下計入不同賬戶。如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計入應收股利、投資收益等科目。如何進行相關會計分錄?
收到股息的會計分錄
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借方:應收股利
貸款:投資收益
借方:銀行存款
貸項:應收股利
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款:投資收益
交易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借方:應收股利
貸款:投資收益
借方:銀行存款
貸項:應收股利
股利分配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1.通過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的決議向股東或投資者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方:利潤分配——現金股利或應付利潤
貸款:應付股利
實際支付股息或利潤時:
借:應付股利。
貸款:銀行存款
2.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后,向股東分配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后辦理。
借方:利潤分配——轉增股本的股利。
貸款:股本
如何理解分紅?
股利是指公司按照股份支付給股東的盈余。一般來說,公司在納稅、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不得分配股利。公司當年無利潤時,不得分配股利。
股利分配原則:
(1)制度原則。公司分配股利應遵循利潤分配的基本程序和制度,一般不允許出現以下情形:分配股利未扣除稅款;未彌補虧損的股利;不提取準備金的股息;沒有盈余的股息。
(2)公平平等原則。分配股利時,不得在分配日期、分配金額等因素上對股東有所歧視。
(3)標桿原則。對于影響股東持股比例的因素,如認購時提前或延遲支付股份、股份的轉讓和交付等,應建立一個基準,加以規定和限制。
(4)例外原則。發行特別股的公司,章程規定特別股有權提前分配股利,或者分配率高于普通股的,按照章程規定執行。向沒有利潤的新成立企業支付建業紅利不受上述一些原則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