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許多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或賺取更多的利潤,往往會到國外投資。財務人員應如何對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進行會計分錄?
企業對外投資收益的相關會計分錄
投資收益是指從對外投資中獲得的利潤、股息、債券利息等扣除投資損失后的凈收益,屬于損益類科目。一般情況下,企業處置交易性資產、交易性負債和可供出售資產實現的損益時,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
1.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
如果企業在某一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布派發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應按其所占份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并作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應收股利
貸款:投資收益
2.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份額計算投資收益的,應當作出如下相關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款:投資收益
3、出售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在成本法下,企業出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方:銀行存款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入(或借款)
企業出售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時,應作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損益調整/其他權益變動
產量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款:投資收益
4.企業持有交易性資產取得投資收益時的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
貸款:投資收益
5.與企業支付股利有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
貸款: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