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存貨的會計分錄
1.銷售庫存商品:
借:銀行存款
貸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2、減少商品庫存:
借:主營業務成本
借出:庫存商品
從存貨中提取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
1.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個別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通常應按照單一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將某型號、規格的材料作為一個存貨項目,將某品牌、規格的商品作為一個存貨項目。
2.對于數量大、單價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如果某一類存貨數量較大,單價較低,企業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量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即按照存貨類別比較總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對每個存貨類別取較低者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
3.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的存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最終用途或目的,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存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1)腐爛變質的存貨。
(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3)生產中不再需要,且無使用價值或轉移價值的存貨。
需要注意的是,資產負債表日,同一存貨的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另一部分沒有合同價格的,應當單獨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并與相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者轉回金額,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銷。
出售存貨的會計分錄參照上述。如果存貨沒有出售,而是以其他方式處置,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它們的會計分錄會有所不同。服務人員面對不同的存貨,要能知道對應的會計分錄,以便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核算。銷售存貨的會計分錄。
1、出售存貨,但未收到貨款的分錄:
借方:應收賬款/應收款項
貸:其他業務收入/商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收到付款后輸入:
借方: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款項。
3.當商品庫存減少時:
借方:其他業務成本/商品銷售成本。
貸項:庫存
4.月末結轉成本
借方:本年利潤
貸:其他業務成本/商品銷售成本。
存貨分類
1.根據他們的經濟分類。
(1)原材料。指各種原材料和主材、輔助材料、燃料、修理材料、包裝材料、外購半成品等。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和改變,構成產品的主要實體。
(2)在制品。是指企業中需要進一步加工和正在加工的在制品。
(3)半成品。是指企業在某一生產過程中完成了加工任務,已經驗收入庫,但需要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
(4)成品。是指企業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通過驗收,可以按合同規定的條件發給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
5]商品。是指商品流通企業采購或委托商品流通企業驗收、儲存以供銷售的各類商品。
[6]周轉材料。指企業可以多次使用并逐漸轉移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一旦托運的貨物。指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
4.根據存儲位置分類。
(1)庫存。是指已經驗收入庫的各類存貨。
(2)在途存貨。它指的是已經付款并正在運輸的存貨
嗯,不知道大家對上述“存貨出售的會計分錄”了解多少。發出存貨有幾種方法,如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如果你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在線咨詢我們的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