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會計,公司很多賬戶都是自動憑證,很多不知道為什么?
以一票銷售為例。
2017年1月出口一票貨物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應收賬款ZL17FAN001外匯18326應收賬款-國外-信用證127299.73
銷售收入ZL17FAN001主營業務收入-出口-一般貿易127299.73
本憑證使用的匯率為當月買入價6.9464,出口金額為18326美元。
2017年5月收到款項。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外匯存款-126,176.34美元
企業網上銀行外匯存款結匯-126,176.34美元
收取外匯ZL17FAN001銀行存款126176.34
收匯ZL17FAN001預收賬款-外匯126176.34
發票ZT17FAN001外匯收入-出口113437.94
這里用的匯率是當月實際匯率6.8851,外匯收入-出口匯率6.19,常年不變。
我不太明白這種外匯收入出口是干什么用的。我估計是為了統計年出口量。
2017年5月,預收賬款與應收賬款相抵。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抵銷ZL17FAN001USD183266.8851預收款-外匯126176.34
抵銷ZL17FAN001USD183266.8805應收賬款-國外-信用證126092.04
匯兌損益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結算差價-84.3(借方)
此處,預收賬款的實際匯率為6.8851,與收款時相同,應收賬款的匯率為6.8805(5月份的進價),與銷售時不同。
1月31日末有匯率調整自動憑證。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匯率調整應收賬款-外幣-信用證-1455.09
匯率調整財務費用-匯兌損益-其他1455.09
不顯示匯率。
2月28日末有匯率調整自動憑證。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匯率調整應收賬款-外幣-信用證-199.75
匯率調整財務費用-匯兌損益-其他199.75
不顯示匯率。
3月31日末有匯率調整自動憑證。
會計分錄如下
賬戶借貸
匯率調整應收賬款-外國-信用證373.85
匯率調整財務費用-匯兌損益-其他-373.85
不顯示匯率。
我公司2017年1月采用的美元匯率(不知道怎么來的?)
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國稅和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中間價。
6.9464 6.9742 6.9603 6.9498
我公司2017年5月采用的美元匯率(不知道怎么來的?)
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國稅和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中間價。
6.8805 6.9081 6.8931 6.8956
到目前為止,我的問題是:
1.在實際收匯之前,匯率每個月都有調整。這次匯率調整的金額是怎么來的?
2.外匯收入-出口,這個科目的意義是什么?算出口是我的猜測嗎?
3.收匯是先統一預付款,不先區分存款和余額?
Q1:出口確認收入和應收賬款采用什么匯率?
據《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納稅人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銷售額的,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折算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當日或者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出口業務應以出口報關日或當月第一日的匯率為準。
答:可以用當天的,也可以用當月1號的。通常采用每月的第一天。
Q2:結轉利潤報告時,匯兌損益減去哪個匯率?
《企業會計準則第 19 號——外幣折算》應用指南
一、即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根據該準則的規定,企業在辦理外幣交易、折算外幣財務報表時,應當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本位幣金額進行反映;也可以用合理的方法確定匯率,類似于交易日的現行匯率。
即期匯率通常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中間價。企業外幣兌換業務或者涉及外幣兌換的交易,應當按照交易中實際采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價或者賣出價)折算。
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日即期匯率相近的匯率,通常采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企業通常應采用即期匯率進行折算。如果匯率變化不大,也可以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進行換算。
答:通常使用當前的平均匯率。
確認應收賬款和收入時,按照稅法規定,采用當月1日的匯率。月末按照當期平均匯率((第一日匯率和最后一日匯率/2))維持,結轉匯兌損益就好。
Q3:存貨和固定資產需要外幣核算嗎?
《企業會計準則第 19 號——外幣折算》應用指南
二。匯兌差額的處理根據本準則第十一條的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分別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會計處理。(一)外幣貨幣性項目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以及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支付的負債。貨幣性項目分為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貨幣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貨幣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對于外幣貨幣性項目,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即期匯率進行結算或折算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增加或減少外幣貨幣性項目的本位幣金額。(2)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1.由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原本位幣金額,不存在匯兌差額。2.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交易性資產(股票、基金等。),按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后的本位幣金額與原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包括匯率變動)處理,計入當期損益。
答:根據會計準則,存貨、固定資產等非貨幣性項目在發生時確認本位幣,資產負債表日不會發生匯兌差額。收入、成本、費用等損益科目也確認為本位幣。
Q4:假設有外幣投資,會采用哪種匯率?
SHUMINGHAO123qq.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