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
1.每月5000元生活費如何申報扣除私企個人所得稅?2、內部退休收入與月工資合并計算。生活費怎么扣?3.從工資表中扣除生活費明細會計分錄。4.如何扣除生育津貼和工資?5.單位可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哪些費用?6.私企個人所得稅扣除多少個人所得稅?只有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時候,每個月才能扣5000,一年60000。申報時只需輸入應付工資、三險一金,自動扣除5000元。
關于是否與工資合并,是否扣除學生費用,老師這里有相關總結。請參考。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問題,請繼續提問:
對于年度一次性獎金的計算方法,月工資收入大于(或等于)3500元的,不與工資合并,不需要扣除生活費。
低價買房,在計算個人所得稅上類似于一次性年終獎,即把少交的差額除以12,用其商確定稅率,計算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當月取得工資收入的,不與工資合并。
內部退休一次性補償:個人所得稅結合工資薪金計算,需要扣除生活費。
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賠償:工資和薪水不合并,需要扣除生活費。
如果遣散費不與當月工資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還要扣除生活費。
股票行權時,員工行權時:不會與工資薪金合并,也不需要扣除生活費。
高管的股票期權和行權前轉讓與當月工資合并,股票期權與普通員工一樣納稅,但高管的股票期權收入可以分期納稅(期限不超過6個月)。
提前退休:不與工資薪金結合,但計算時需要扣除生活費。
個人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的月平均分攤額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稅公式:
應納稅額={[(補貼收入中一次性提前退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提前退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數。
生活費從員工每月工資中扣除的,應借記員工應付工資,貸記其他應收款。
從員工月薪中扣除罰款的會計處理涉及三項業務,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核算。
一、罰款的性質和會計處理
罰款需要明確以便于錄入,無論是員工承擔的費用還是罰款的考核。扣除前應記錄,分錄為:
借:其他應收款。
貸款:管理費用(員工造成的損失應由個人承擔)
貸款:營業外收入(不涉及費用的違紀罰款)
第二,工資入賬。
需要明確的是,工資應根據應付工資借記相關成本費用科目,形成負債,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3.扣除
扣除罰款直接沖減第一步形成的應付職工薪酬和其他應收款,因此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其他應收款。
第四,支付工資
應付款項是記入賬戶時的應付工資。扣除罰款后,應付款余額減少,最終應與已發工資一致。支付時,直接按支付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至此,扣薪扣罰業務已經完成。
公司需要補發生育津貼,以扣除帶薪單位實際發放的工資。第一,要明確產假期間你如何支付工資,是全額支付還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產假期間支付的工資按職工實際產假天數計算。如果你的公司在產假期間已經足額發放了工資,那么在發放生育津貼的時候可以扣除產假期間的98天工資,但是基數是按照98天計算的,生育津貼的金額按照社保轉入你的公司賬戶。至于產假結束后再休假的情況,每個單位都不一樣。個別福利單位的孕婦雖然休息,但會支付80以上的工資。如果你單位算事假,休息期間不發工資。福利單位給工資的具體操作可能是先發工資,再從剩余的生育津貼中扣除。
用人單位確實有權扣工資。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克扣勞動者工資:
1.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由勞動者承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要求扣繳的撫養費、贍養費;等一下。其他扣款都是違法的。
[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扣繳勞動者工資:
1.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由勞動者承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要求扣繳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HNA會計教育為您解答:個人所得稅是在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調整稅務機關與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社會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有全面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非居民納稅人僅就其在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下列個人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報酬收入;
6.版稅收入;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產租賃收入;
9產轉讓所得;
X.偶然收入;
十一、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收入。
工資薪金所得:
每個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個人工資薪金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月收入扣除應由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等免稅項目后,再扣除允許扣除費用3500元(外國人4800元)后的余額。
公式: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工資-個人繳納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扣除3500元*稅率-速算扣除;
例:已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5800元-個人繳納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抵扣金額3500元*稅率3-速算抵扣金額0元=37.68元。
附件: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于工資、薪金所得)
系列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
1.每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為0;
2.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快扣105元;
3.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快速扣555元;
4.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1005元;
5.月應納稅額超過3.5萬元至5.5萬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2755元;
6.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至80 ,
7.月應納稅額超過8萬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13505元。
注:本表所稱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月收入減除費用3000元(外國人為4800元)或者依照本法規定減除費用后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