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會計的考生,第一次碰到會計分錄,估計兩眼一抹黑,腦子里只有三個字:這是什么?
會計分錄是一種記錄,它列出了每一筆經濟業務中應該借入和借出的賬戶名稱(科目)及其金額。會計分錄由三個要素組成:借貸方向、對應科目及其金額。
會計分錄根據涉及的賬戶數量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即會計分錄是借貸法的規則。如果你不明白,請繼續讀下去。
借貸法起源于13世紀的意大利,清末光緒年間由日本傳入中國。在各種復式記賬法中,借貸法是當今世界上最早、應用最廣、最科學的方法。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采用借款法。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為符號,將每一筆金額相同的經濟業務綜合記錄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賬戶中的復式記賬法。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個
標志
符號反映各種經濟業務數量的增減。
(A)“借”和“貸”是抽象符號。
借貸法以“借”和“貸”為符號,表示增減方向、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賬戶余額的性質。
與這兩個詞的含義及其在會計史上的原意無關。“借”和“貸”是會計術語,已經成為通用的商業語言。
(B)“借”和“貸”指增加或減少。
作為符號,“借”和“貸”有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借”和“貸”什么時候增加,什么時候減少,一定要結合賬戶的具體性質來準確解釋。
資產和費用被借記和借記,而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被借記和借記。
根據會計等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益”,我們可以知道“借”和“貸”兩個符號對于會計等式兩邊的會計要素具有相反的含義。
2
帳戶設置
在借貸法下,賬戶的設置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資產(包括費用)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包括收入)。
資產賬戶借方登記的增加和貸方登記的減少一般都是借方余額(賬戶余額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10.本期借方金額;1.期貨金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貸方登記增加和借方登記減少一般是貸方余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貨物余額=期初貨物余額本期期貨金額-本期借方金額。
雙重賬戶的結構如下:
因為“借”和“貸”的符號對會計等式兩邊的會計要素具有相反的含義,所以可以設置同時具有資產性質和負債性質的賬戶。例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可以合并為一個賬戶,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也可以合并為一個賬戶。
雙重賬戶的性質不是固定的,要根據賬戶余額的方向來判斷。如果余額在借方,則為資產賬戶,如果余額在貸方,則可確認為權益賬戶。雙重性質的賬戶只有少數,大部分賬戶的性質還是固定的。
三
規則
規則是指在使用方法正確記錄會計事項時必須遵守的法律。規則是和解的基礎。
(1)常規
貸款法的規則是:“有貸必有貸,貸必等額。”
(二)規則的適用
規則又稱借貸平衡原則,可以檢驗會計分錄、過賬、結賬等一系列會計處理的正確性。以會計分錄的編制為例,說明規則的應用。
1、會計分錄的格式
最重要的是會計分錄。所謂會計分錄,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的賬戶的名稱、借款方向、增減金額的記錄。
2.會計分錄分類
根據所涉及的賬戶數量,會計分錄可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簡單分錄是一貸一貸,復合分錄是一貸多貸,一貸多貸。
當每一項經濟業務以借貸方式按規則登記時,相關賬戶之間存在相互關系,稱為賬戶對應關系。對應的賬戶叫對應賬戶。
簡單分錄只涉及兩個賬戶,復合分錄涉及兩個以上賬戶。事實上,復合條目是由幾個簡單的條目合并而成的。
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借貸法的難點在于“借”和“貸”不能簡單的代表賬戶的增減。其實這個難度并不難克服,只要你能把“借”和“借”所表達的增減意思背下來,然后進行適當的針對性練習,就完全可以掌握。
我們要明確的是,在借貸法下,“借”和“貸”這兩個符號都被賦予了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使得借貸法具備了上述優點,從而成為最科學的復合法。
更多會計分錄及案例分析,請關注王志剛老師的《財會人必掌握的100個做賬分錄》,連續播出六期,內容涵蓋企業從初始經營到采購材料、購買資產、銷售退款、成本核算、期末結轉等會計處理,并分析實際業務流程,只需要398元就可以增加3-5年的會計經驗,從此輕松做會計,點擊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