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領料單的計價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現實中要權衡選擇一種定價方式。
(1)先進先出法
1.先進先出法假設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按照這個假設的成本流順序計價。
2.優缺點: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選擇存貨單價來調節當期利潤。
缺點:是估值工作復雜,尤其是對于經常有存貨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價格上漲時,企業當期利潤和存貨價值會被高估;反而會低估企業當期的利潤和存貨價值。
(2)加權平均法
1.加權平均法也稱月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收入的存貨總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為權重,去掉本月收入的存貨總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之和,計算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發出成本和存貨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存貨成本=月末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采用加權平均法,考慮了不同批次貨物的數量和單價,計算結果相對均衡;期末計算一次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通常只記錄發出存貨的數量,不記錄發出存貨的單價和金額,可以減少日常核算工作量。
缺點:這種方式不能提供平時從賬上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于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
(3)移動加權平均法
1.移動平均法又稱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將本次入庫成本加上原存貨成本除以本次入庫數量加上原存貨數量,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對發出存貨進行定價的一種方法。移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權平均法是每月計算一次單位成本,而移動平均法是每次領用存貨計算一次單位成本。
2.優缺點:移動平均法可以隨時反映發出存貨和存貨的成本,有利于存貨的日常管理,計算出的發出存貨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更加客觀。
缺點:由于平均單價是每次收貨計算一次,計算工作量較大,不適用于收發頻繁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