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轉出會計分錄:
商品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基金。
貸款: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貨物的異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失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款: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產品和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失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款:在制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單稅目和免稅項目。
借:管理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額)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應轉出進項稅。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額)
取得不能抵扣進項稅的不動產。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額)
買方的銷售折扣、暫停或退貨。
借:銀行存款
貸款: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進項稅轉移的計算方法:
一個
含稅支付還原法的計算公式:待轉出進項稅=待轉出商品成本(1-進項稅抵扣率)進項稅抵扣率該方法主要用于特定的外購商品,即購進時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可以按照支付價款抵扣進項稅的外購商品,如從農業(yè)生產者或小規(guī)模納稅人購進的免稅農產品;從專門經營廢舊物資的單位購買的廢舊物資,以及企業(yè)銷售商品、外購商品支付的運費等。
2
含稅收入減少法的計算公式為:待抵扣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適用于購進貨物的增值稅稅率)適用于購進貨物的增值稅稅率。此方法適用于納稅人購進貨物時從銷售方取得的各種形式的返還款的進項稅轉出計算。
3.轉移成本比率法:擬轉出的進項稅額=一批購進貨物的總進項稅額改變用途的貨物轉移成本該批貨物的總成本。
4.收入比例法的計算公式:不可抵扣進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合計免稅或不征稅項目銷售額銷售額合計。
想全面掌握進項稅轉出會計分錄,并深入了解,可以查看進項轉出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