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轉出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當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者接受的應稅勞務不是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而是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者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時,納稅人支付的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轉出時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進項稅轉出的會計處理
進項稅可以轉出的主要情況有:發(fā)生非經營性虧損或者外購商品用途會發(fā)生改變,抵扣的進項稅應計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表示不抵扣增值稅。
1.商品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基金。
貸款: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2.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失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款: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3、納稅人兼營簡易稅、免稅項目(適用于一般稅目)
借:管理費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4、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5.取得不能抵扣進項稅的不動產。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6、買方的銷售折扣、中止或退貨
借:銀行存款
貸款: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轉出
進項稅計算公式
財務報表計算時,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計算進項稅額:進項稅額=
購買的原材料、燃料和動力
*稅率。進項稅是已經繳納的錢,在準備會計科目時記入借方。
進項稅是指當期購買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的增值稅。在企業(yè)計算中,應交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后的數(shù)字。因此,進項稅額與稅額直接相關。
電子發(fā)票查重和電子備案的試點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