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成本的會計分錄,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肯定會遇到各種會計分錄的問題。下面是大家關注的熱點。讓我們來看看。
禮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1、贈送其他單位的商品,核算商品成本和增值稅銷項,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會計分錄有:
借:營業外支出
貸款:庫存商品
應付稅款
2.收到其他單位捐贈的貨物,取得相關增值稅發票的,相應確認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科目為‘資本公積’,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應付稅款
貸款:資本公積
3.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則不能確認增值稅進項金額,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款:資本公積
成本計算原則
1.合法性原則。指列入成本的費用必須符合、法規和制度的規定。不合規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驗證性。真實性是指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經濟事項相一致。可驗證性是指成本核算數據由不同的會計人員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核算,并且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驗證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3.關聯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會計應該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和決策服務。時效性強調信息獲取的及時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以及時采取措施改進工作。
4.分期核算原則。為了獲得某一時期生產的產品的成本,企業必須將無窮無盡的生產活動按照一定的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個時期的產品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與月度、季度、年度會計年度一致,可以方便計算利潤。
5.權責發生制原則。由當期成本承擔的費用,無論是否支付,都應計入當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前期成本,或應由以后期間成本負擔的費用)雖在本期支付,但不應作為主要考核成本,以正確提供各項目的成本信息。
企業接收捐贈物資入庫時應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如下:
1、企業收到贈品的商品入庫:
當企業收到帶有進項發票的捐贈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待轉讓資產價值-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
如果企業收到的捐贈物品沒有發票,其公允價值應為:
借:庫存商品
貸款:待轉讓資產價值-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
2、捐贈物品的銷售: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將自己生產、加工或者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的,視同銷售貨物,計算征收增值稅’。
正常銷售部分,
借方:銀行存款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商品
對于贈品部分,對捐贈產品視同銷售商品征收增值稅,但不包括在內。
借方:營業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款:庫存商品
禮品成本的會計分錄在這里給大家。遇到這種情況,要分類做賬。第一,你要看禮品商品是自己公司生產的還是其他公司生產的。然后你要區分贈品是否視為銷售,然后根據上面小編里的信息進行分錄。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請繼續支持我們的小編。
以上是對贈與成本會計分錄的詳細介紹。更多會計分錄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牛掌。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