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什么?
[指南]: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什么?我國會計準則中可以采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壽命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限法。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什么?我國會計準則中可以采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壽命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限法。
1.年平均法,也稱為直線法,是最簡單且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基于固定資產的原始價格減去估計的凈殘值除以估計的使用壽命,以獲取年度折舊費用。在每個使用壽命中,固定資產轉移至產品成本的價值相等,累計折舊額呈直線上升趨勢。該方法具有易于理解和易于操作的優點,但是也有一些明顯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時受益,何時付款”的匹配原則。
計算公式:
年度折舊率=(1-估計凈殘值率)÷估計使用壽命(年)×100%每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度折舊率÷12
2.工作量方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的方法。其理論基礎是資產價值的下降是資產使用的函數。折舊是根據企業的業務活動或設備的使用計算的。假設固定資產成本代表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可以是里程,工作時間或產出),然后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該方法彌補了僅強調使用時間而不考慮使用強度特征的平均年齡方法。
計算公式:
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估計凈值)/固定資產的估計總工作量每月折舊=固定資產的每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
3.雙重遞減余額法是基于每個期間開始時固定資產的原始價格減去累計折舊金額(即固定資產的凈值),然后將直線折舊率乘以兩倍是一種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2÷估計使用壽命(年)×每月折舊100%=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因為每年年初的固定資產凈額均未從估計凈殘值中扣除。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要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于其預期凈殘值。通常在其折舊期屆滿前的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減去估計的凈殘值后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方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始價格減去估計的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作為分子的固定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以及預期總和的分母一年的使用壽命。計算年度折舊額。
計算公式:
年度折舊率=剩余可使用年限/預期可使用年限×100%每月折舊額=(原始固定資產價格估計的凈殘值)×年度折舊率÷12(如果預計將使用5臺設備)年,則預期使用壽命的總年數為15(5 + 4 + 3 + 2 +1)。第二年的使用壽命為4,今年的年折舊率為4/15。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