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僅供參考)
本報廣東2月11日電(記者王堅)11日,記者從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了第一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與保險典型案例,“廣州市探索形成知識產權質押多元化互補融資模式”案例入選。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推動形成多元互補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具體來說,一種是“政銀企”合作模式,由政府引導和支持,商業銀行直接與企業對接;二是“政府、銀行、企業服務”的合作模式,通過政府支持降低融資成本,通過服務機構幫助提高融資效率,通過銀企對接實現快速融資;三是風險補償基金合作模式,通過知識產權風險補償基金分擔商業銀行債務風險,提升商業銀行知識產權授信額度,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據廣州市知識產權局介紹,三種模式相輔相成,促進了2020年以來廣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快速發展,全市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額達1億元,https://www.zhucesz.com/,惠及1823家企業,質押專利數量超過7000件,居全國首位。
近年來,廣州不斷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體系,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引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其中,發布了《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要素納入多個“十五”專項規劃,為權利人運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政策依據。修改《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將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納入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能力,廣州,一方面充分發揮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優勢,鼓勵其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另一方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惠及園區企業名稱,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培訓力度,幫助園區企事業單位、服務機構深入了解相關配套政策、融資渠道、辦理流程等信息。
此外,廣州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上也有很多創新。設立“廣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與中國建設銀行等11家銀行、知融, 廣州等17家評估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綜合運用保險、擔保、風險補償等方式降低信用風險,創新知識產權風險補償模式。
目前,廣州市正在重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融資風險補償體系;并成立了廣東省首家“知識產權特色支行”,為超過12種知識產權快貸產品和服務市場提供便捷的知識產權融資服務。
未來,廣州將繼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進一步深化部門協調,暢通政銀企服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完)